太阳成城集团tyc234cc古天乐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暨茅以升精神专题讲座
来源:太阳成城集团tyc234cc古天乐 发布时间:2025-09-23 1068 次浏览
2025年9月22日,在图书馆报告厅101成功举办以“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爱国、科学、奋斗、奉献的精神丰碑——一座桥与一个民族的精神丰碑”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公司党委书记李红明主持,特邀茅以升纪念馆副馆长张浩担任主讲人,公司2025级全体新生到场聆听,共同感悟桥梁大师茅以升的爱国情怀与科学精神,以及钱塘江大桥所承载的民族记忆。
讲座伊始,公司党委书记李红明对张浩馆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此次讲座对于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意义。李书记指出,钱塘江大桥不仅是一座交通枢纽,更是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他勉励2025级新生要从茅以升先生的事迹中深刻理解茅以升先生“爱国、科学、奋斗、奉献”的精神内涵,将其融入未来的学习与人生规划中,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张浩馆长随后为新生们带来了精彩的讲述。他首先介绍了钱塘江大桥建设的时代背景与技术挑战。20世纪30年代,钱塘江因其水势凶猛、江底流沙厚达41米,被外国专家断言为“建桥禁区”,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在此建桥。然而,怀抱“工程救国”志向的茅以升先生毅然受命,于1934年主持大桥设计与建造。面对艰巨挑战,茅以升及其团队创造性地运用了“射水法”、“沉箱法”、“浮运法”等先进技术,成功解决了80多个重大施工难题。经过925个日夜的艰苦奋战,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铁路桥率先通车,这是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主持建造的现代化公铁两用桥,它的建成彻底打破了外国人的技术垄断,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

张馆长着重讲述了钱塘江大桥最为悲壮的一页——其建成后的炸毁与重建。大桥通车之日,正值淞沪会战激战之时。1937年11月,日军逼近杭州,为防止大桥落入敌手,茅以升先生接到了炸桥的命令。尽管心如刀割,但他深知“造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事实上,深谋远虑的茅以升在建桥之初就已预见到这种可能,并在南2号桥墩等处预先留下了放置炸药的孔洞。炸桥前,大桥紧急开放公路面,逾百万军民得以通过大桥安全撤离,抢运出大量物资。1937年12月23日,在日寇兵临城下的傍晚,茅以升忍痛亲自下令引爆炸药。通车仅89天的钱塘江大桥被炸断,沉重打击了日军的进军计划。炸桥后,茅以升愤然写下:“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的诗句,立下了“不复原桥不丈夫”的誓言。
抗战胜利后,茅以升先生践行誓言,主持修复了大桥。修复工程于1946年启动,1953年全面完成,大桥焕发新生。张馆长指出,钱塘江大桥从建成到炸毁,再到修复,其命运始终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连,它既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以茅以升先生为代表的桥梁工程先驱所展现出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敢为人先的科技创新精神、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是鼓舞我们为祖国繁荣富强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整场讲座在图书馆报告厅101内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进行,2025级新生们全神贯注,深受触动。讲座结束后,新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张浩馆长深入浅出的讲解,他们不仅了解了一段辉煌的工程史诗和悲壮的历史故事,更深刻感悟到了茅以升等老一辈科学家深厚的爱国情怀、严谨的科学态度、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和无私的奉献品格。他们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要将这份精神财富转化为刻苦学习、矢志报国的强大动力,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